

2019 年,资本寒冬,政策收紧,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12000家教育公司关停。2020 年春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,一数十年难遇的黑天鹅事件上演,线下教育机构全面关停,纷纷转型线上,原有在线教育机构亦加码押注。疫情之下,在线教育行业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前景? 春天背后,都是洗牌。 在 2020 年这个最漫长的春节假期里,受疫情影响,线下教育全面停课。我们看到的新现象是,在需求端,用户经历了见多识广,变成了挑剔的、成熟的在线教育产品体验师,用「好评」、「卸载」决定产品的生死;而在供给端,海量暂时「告别」讲台的老师们,练就了线上新本领,以及,几乎所有幸存下来的线下教育机构都学会了「线上化」。 疫情让线上、线下教育行业风云涌动。在教育机构积极自救,寻找新航道和新方向的同时,想分享一句来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话: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,一分钟,一小时,日复一日的循环。
风口之下,明星在线教育企业“作业帮”、“猿辅导”、“高途教育”、“网易有道”、“掌门教育”也和央视、学习强国建立合作,攻城拔寨,战斗力不容小觑。 1.打造教育品牌仍旧是重中之重 此次疫情是“催化剂”,并没有改变行业发展方向,而是扳动了行业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
但加速线上化,将是教育行业的长期趋势。
彼时,谁会被淘汰,谁会被青睐?剩者中,又是谁能赢得更多份额,成为战场里的赢家? 2.科技在教育场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目前看来,机构除了在课程内容和品牌打造上发力外,培训机构未来竞争力还体现在技术的渗透,贴上“AI技术”、“大数据分析”、“流媒体技术”、“RV沉浸式学习”标签的机构会越来越多,在消费者警惕“伪技术”的同时,机构发挥科技赋能的价值必定会成为机构间的竞争壁垒。
比如利用技术赋能学生评测场景,相较用人工来操作,机器评测在操作过程和生成报告速率,显然具备更大的优势。通过分析学生错题,答题习惯,实现系统智能推送和错题类似的题目,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未来技术赋能还会在教师备课、作业批改、授课等场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极致的前端用户体验一定依靠强大的后台来赋能,保障客户体验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,比如说:直播过程中画面声音流畅不卡顿,教师语言表达生动活泼,授课内容编排逻辑合理,课后服务细致及时等,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。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掉链子,都会影响学生整体体验效果。
而互联网恰恰是一面照妖镜,客户会快速对比各家机构的课程体验,经受不起比较考验的机构,规模就会持续萎缩,机构马太效应加速,强者更强,行业将加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“哑铃型”分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