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app手机下载

产业洞察 | 疫情之下,在线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

2020-03-03
2019 年,资本寒冬,政策收紧,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12000家教育公司关停。2020 年春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,一数十年难遇的黑天鹅事件上演,线下教育机构全面关停,纷纷转型线上,原有在线教育机构亦加码押注。疫情之下,在线教育行业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前景?

春天背后,都是洗牌。
在 2020 年这个最漫长的春节假期里,受疫情影响,线下教育全面停课。我们看到的新现象是,在需求端,用户经历了见多识广,变成了挑剔的、成熟的在线教育产品体验师,用「好评」、「卸载」决定产品的生死;而在供给端,海量暂时「告别」讲台的老师们,练就了线上新本领,以及,几乎所有幸存下来的线下教育机构都学会了「线上化」。
疫情让线上、线下教育行业风云涌动。在教育机构积极自救,寻找新航道和新方向的同时,想分享一句来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话: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,一分钟,一小时,日复一日的循环。

 

 

风口之下,明星在线教育企业“作业帮”、“猿辅导”、“高途教育”、“网易有道”、“掌门教育”也和央视、学习强国建立合作,攻城拔寨,战斗力不容小觑。
不管未来终局如何,产品和打法都表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点,决定未来发展差异程度,很可能在就是战略选择、资本支持、入场时间、和团队综合实力几大因素。
综合以上因素,我们对未来教培行业的发展趋势,作出了3大预估:
 

1.打造教育品牌仍旧是重中之重

此次疫情是“催化剂”,并没有改变行业发展方向,而是扳动了行业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
受疫情冲击,学生是被迫转场到线上直播平台,在线直播小班如果是“原老师”、“原时间”、“原内容”、“原同学”,并没有减少运营成本,通过免费烧钱的方式获客,补贴出来的客户需求也注定不会长久,热潮之后注定会回归理性。

 

 

但加速线上化,将是教育行业的长期趋势。
一方面,疫情期间从线上尝到了甜头的企业们,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块新战场,它们大抵会快马加鞭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近日接受采访时说道,之前预计要 3 年时间才能赶上线下的在线教育,如今全面提前。
另一方面,在线教育们的参与者们,不论是老师、用户、学生家长,经过疫情期间的「特殊培训」,对在线教育的认同度会提高,会比从前更愿意把线上当作线下学习的有效补充。
但是,疫情期间的这波在线教育小高潮所发生的原因(需求短时间内转移到线上),也为疫情之后激烈的「淘汰赛」埋下了种子。
毋庸置疑,疫情过后,用户的时间分配会回归正常。K12(学前至高中)教育的用户们,把时间交回线下课堂;职业教育的用户投入职场。因此,近期激增的在线教育流量大潮终会退去,流量可能比疫情期间锐减 5 到 10 倍。

 

 

彼时,谁会被淘汰,谁会被青睐?剩者中,又是谁能赢得更多份额,成为战场里的赢家?
我们觉得,那些内容本身和内容形态与线下同质化的产品或服务,最终会最先被挤出去。
当下可能流量激增、面向多人、单次占用时间长的直播企业。它们是疫情之下不能去地面课堂的应急方案。本质上,它们只是把线下的教室变成线上的直播间,课程内容与线下可能差不多,体验感甚至比线下还差。最难保证体验的,是当前流量激增的在线大班课、中班课。因为人一多,就只能做单向传播,互动性也欠佳。
疫情之后,它们的处境会很艰难。一来,用户的时间分配回归正常,占用大量整块时间的直播不会成为第一选择。二来,用户尝试体验了各种直播平台之后,也会更快地品牌化,最终选择那些在线下积累时间长、优质老师多、用户口碑好的机构,以及有品牌效应的线上教育品牌。
 

2.科技在教育场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


目前看来,机构除了在课程内容和品牌打造上发力外,培训机构未来竞争力还体现在技术的渗透,贴上“AI技术”、“大数据分析”、“流媒体技术”、“RV沉浸式学习”标签的机构会越来越多,在消费者警惕“伪技术”的同时,机构发挥科技赋能的价值必定会成为机构间的竞争壁垒。

 

 

比如利用技术赋能学生评测场景,相较用人工来操作,机器评测在操作过程和生成报告速率,显然具备更大的优势。通过分析学生错题,答题习惯,实现系统智能推送和错题类似的题目,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未来技术赋能还会在教师备课、作业批改、授课等场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

3.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对中型机构的冲击最大

家长现在缺的不是学习平台和直播工具,而是真正适合孩子的优质的课程。
极致的前端用户体验一定依靠强大的后台来赋能,保障客户体验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,比如说:直播过程中画面声音流畅不卡顿,教师语言表达生动活泼,授课内容编排逻辑合理,课后服务细致及时等,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。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掉链子,都会影响学生整体体验效果。

 

 

而互联网恰恰是一面照妖镜,客户会快速对比各家机构的课程体验,经受不起比较考验的机构,规模就会持续萎缩,机构马太效应加速,强者更强,行业将加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“哑铃型”分布。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疫情总会结束,战斗会让强者变得更强。
不要忘记培训行业的本质: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;
不要忘记机构经营的本源:提高运营效率。
保住最有价值的东西:品牌、信用、核心团队。
解决当下生存问题的同时,持续发展还要看清趋势,做长远布局。

« 返回列表 上一篇:百富商业新标杆丨马思延:帮助每个受教育者,成就最好的自己
下一篇:
var _hmt = _hmt || []; (function() { 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 hm.src = "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?d32698bafd27e90ab056a23189dcd2c5";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 })();